武汉的大街小巷,米兰的大教堂前的广场,纽约的第五大道,巴黎的双叟咖啡馆………突然之间城市变得空荡无声,城市中失去了人的踪影。一场突发的疫情,一次人类历史的记录,通过镜头的捕捉,在人们眼中被感知和理解。
摄影技术从诞生之日开始,就和城市之间产生了密切关联。1826年,法国发明家约瑟夫·尼塞福尔·尼埃普斯(Joseph Nicéphore Nièpce)在住所里,用他的相机和日光蚀刻法,对着窗外邻居的屋顶,用8小时曝光后拍摄了世界上第一张照片——《勒古拉斯的窗外风景》。摄影的原初叙事暗示了它与城市空间亲密且充满张力的关系:城市随着时间不断流动与变化,而摄影师则贪婪却徒劳无功地试图捕捉下它的幻像。
18世纪末人类世的开启推动着城市主义的快速进程,在短暂的时间内城市达到了过去无法想象的尺度与规模,新的城市生活形态也因此诞生:更多样复杂的文化与社区,跨越城际或国界的快速移动,基于新技术的管理与规划手段,从无度扩张到寻求可持续发展的整体转向……影像媒介也在技术发展的推动下,在城市空间内不断扩张,从模拟摄影到数码摄影,从智能手机、社交媒体到无处不在的LED屏幕。在城市主义与影像生产同时过载的当下,影像与城市间的关系正在被重新塑造。
. . . . . .